呂思誠(元)
寄內
自從馬上苦思卿,一個窮家兩手擎。
少米無柴休懊惱,大男小女好看成。
恩深夫婦情何極,道合君臣義更明。
早晚太平遂歸計,連杯共飲話離情。
宋濂(元末明初)
擬古其二
秋蟬啼枯枝,朝夕飲風露。豈無百蟲食,政以廉潔故。黃昏鳴聲悲,似欲有所訴。不受丹鳥知,反逢螳螂怒。隕身亦何辭,吾能改其度。
胡壽安(明)
題紙帳
紫絲步障最奢華,臥雪眠云自一家。
雪又不寒云又暖,扶持清夢到梅花。
劉應麒(明)
題吳中廳事
來時行李去時裝,午夜青天一柱香。
描得海圖留幕府,不將山水帶還鄉。
張弼(明)
寄內
四兒六歲五兒三,莫把肥甘習口饞。
清白傳家無我愧,詩書事業要人擔。
三餐淡飯何須酒,一箸黃虀略用鹽。
聞說有人曾餓死,算來原不為官廉。
張文淵(明)
四絕句
一
低低壁落傞傞柱,小小廳堂窄窄門。
廣廈廣庭非不愛,欲留約束與兒孫。
二
老去不嫌粳米粥,饑來常吃菜混飩。
好飯好羹非不愛,欲留淡泊與兒孫。
三
來音去信常關念,嫁女婚男不出村。
遠眷遠親非不愛,欲留近便與兒孫。
四
鑿開石竇通泉脈,插種梅花入瓦盆。
深紫深紅非不愛,欲留清白與子孫。
楊繼盛(明)
自說
飲酒讀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是青天。
男兒欲上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