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2022中國—東盟“中文+職業技能”高質量發展論壇5月12日在廣西南寧開幕,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多所高校及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共議“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方向,挖掘“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潛力。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系源遠流長”。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1年來,雙方貿易規模擴大了85倍,2020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廣西華僑學校黨委書記張七文介紹,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實踐給沿線參與各方帶來巨大收益,各國人士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需求不斷增加,各國青年既想學習中文,又想掌握職業技能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同期】廣西華僑學校黨委書記 張七文
構建“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高質量發展新體系,需要強化內涵建設,堅持標準引領,重視科技賦能,加強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做好項目試點,切實增強全球適應性尤其是面向東盟的適應性,不斷強化教育的服務功能。
【解說】在張七文看來,實施“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有利于推動中國和東盟各國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中外民心相通,增強中國—東盟教育品牌整體國際影響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陳潔表示,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國與東盟在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友好往來中融合演進,人文相通、民心相親、利益相融。自1991年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以來,中國—東盟積極順應求和平、謀發展、圖共贏的時代潮流,始終聚焦發展主題,建立起高水平的經貿伙伴關系:雙向投資穩步增長,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促進了地區經濟社會繁榮發展,增進了人民福祉。
【同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 陳潔
語言是打開一國之門的鑰匙,隨著中國綜合國力急劇上升,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中文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中文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2021年起,中文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官方語言,目前全球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超過2500萬,累計學習使用人數近兩億人。
【解說】陳潔表示,東盟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需求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各國青年看好中國機遇,既想學習中文,又想掌握職業技能,由此催生了“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的需求。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啟動、“一帶一路”深入實踐、RCEP生效實施,中國與東盟高舉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大旗,攜手共同抵御風險,實現共同發展,為推動貿易自由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拓寬世界經濟發展空間注入了強勁動力。
王偉臣 廣西南寧報道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