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辦、廣西華僑學校承辦的2022中國—東盟“中文+職業技能”高質量發展論壇于5月12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多位專家學者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桂齊聚,共議RCEP背景下中國—東盟“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方向,挖掘“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潛力。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同時,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啟動,“一帶一路”深入實踐,越來越多東盟青年看好中國機遇,既想學習中文,又想掌握職業技能,由此催生“中文+職業技能”教育需求。

華東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徐國慶教授進行線上演講
華東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徐國慶教授從把握智能化時代職業教育的新內涵、拓展職業教育學生的選擇機會、增強職業教育的教育屬性、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完善技能人才的能力累積認證制度等方面進行了線上演講。他認為,當前,職業教育已形成向現代化邁進的基本框架,同時正處于型態轉換的關鍵時期,社會應擴充中職生升入本科的機會和選擇自由度,增強職教高考對學生的吸引力,拓展職業教育學生的選擇機會。

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博士生導師王屹教授進行現場演講
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博士生導師王屹教授從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發展共同體的發起機構、行動進程、發展愿景三個方面進行了現場演講。他表示,在全面貫徹落實《新職教法》背景下,此次論壇將進一步凝聚共識,創新工作模式,不斷深化適應以東盟為重點的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格局,促進中國—東盟職業教育發展提質升級,為持續推動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做出新貢獻。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秘書長、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任君慶教授進行線上演講
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秘書長、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任君慶教授從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合作的實踐探索、中國—東盟職業教育合作面臨的挑戰、推進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跨域治理的思考等方面進行了線上演講,為廣西下一步建設拓寬與東盟合作的路徑提供了方向。

玉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國忠進行現場演講
玉林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鄧國忠以“發揮僑務部門優勢作用 開拓‘中文+職業技能’國際化合作新局面”為題進行了現場演講。他認為,發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模式是促進中國—東盟合作共贏的有力之舉,開拓“中文+職業技能”的國際化合作新局面需要健全完善新的國際中文教育和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體系,僑務工作也將在促進“中文+職業技能”發展中發揮獨特的優勢助力作用。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邵宜教授進行線上演講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邵宜教授以“職業化——中文教育的壯大之路”為題進行了線上演講。他從“中文+職業技能”面臨的機遇以及“中文+職業”的概念內涵、意義和實施路徑等方面分享了該院在推動華文教育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建設中的成功經驗。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梁裕教授進行現場演講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梁裕教授對RCEP背景下高職院校面向東盟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國際化的實踐探索進行了現場演講。他從高職院校開展“中文+職業教育”的國際化實踐與探索為切入點,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享項目背景、實踐路徑、具體舉措、思考與展望四個方面的經驗,并總結了面向東盟開展“中文+職業技能”項目“一平臺、二抓手、三重心”的實踐路徑。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呂紅教授進行線上演講
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教務處處長呂紅教授從政策引導、人文交流理念、“中文+職業技能+人文交流”項目開發、“一帶一路”背景下教師專業能力建構、職業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線上演講,分享了泰國孔敬大學孔子學院與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合作建設《物流漢語》在線課程(中泰雙語)項目開發及建設經驗。
與會專家學者從政府、院校、企業和機構等角度,就RCEP背景下如何推進實施中國—東盟“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分享了經驗,為廣西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提質賦能。
文:校辦
圖:蔣光朝
審核:李銳
編輯:唐秋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