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廣西華僑學校組織留學生到“廣西農業旅游示范點”南寧美麗南方景區開展了“探尋鄉村新貌 體驗多彩非遺”主題研學活動。學校高中留學生部全體師生近150人參加活動,通過參觀新農村、手繪油紙傘、體驗古法藍染、體驗美食制作等,了解了中國鄉村的發展歷史和文化底蘊,感受了中國農村的新發展,體驗到了非遺研學的樂趣,深刻感受到了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

研學活動師生合影
參觀新農村
留學生們先后參觀了忠良文化樓、農耕文化館、燕歸廊以及土改文化展示館,通過一件件展品和講解員生動的講解,了解“美麗南方”名字的由來以及發展歷史,感受中國農村的文化底蘊;同時,他們還參觀了月亮湖,欣賞了鄉村的自然風光,對道路、農田、和建筑等鄉村風貌有了更直觀的感受,對中國鄉村振興有了了解和認識。


留學生參觀美麗南方忠良村
手繪油紙傘
傘韻國風美,妙筆繪四季。非遺體驗活動現場,留學生們首先學習了油紙傘的歷史起源和內涵寓意,隨后充分發揮想象力,在傘面上細心勾勒和繪畫各種個性化花紋和圖案元素,繪制出一把把充滿中國風情的紙傘。留學生們在動手繪制油紙傘的過程中,感受中國古老傳統技藝的魅力,現場其樂融融。

留學生體驗手繪油紙傘
體驗古法藍染
藍染,被譽為“東方藍”,是中國民間傳統染色工藝,也是廣西壯族人民常用的傳統印染方法之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非遺體驗活動現場,留學生們在導師的指導下,了解了古法藍染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意義,掌握了簡單的藍染技巧和操作方法。他們發揮創造力,動手創作出了獨特的藍染作品。


留學生體驗古法藍染
體驗美食制作
人間煙火處,歡聲笑語間,串串香味濃,快樂縈半空。同學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分工合作,生火、調味、烹制……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展示廚藝,共同體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勞動快樂。
留學生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讓他們更加熱愛中國,更加珍惜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時光。同時,他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為增進中外友誼和交流做出貢獻。
文:李丹
圖:高中留學生部